转载自:安诺优达
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是由于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中异常增殖,并浸润各组织器官的恶性克隆性疾病
据美国SEER统计,ALL发病率为1.6/10万,年度新诊断的ALL占所有白血病的近20%。ALL发病率在2~4岁会有一个高峰,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下降,60岁以后老年人又会形成第二个小高峰,所以说,ALL是“偏爱一老一小”的。
随着临床对ALL认识的不断深入,在免疫学、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显示,AL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。当首诊一例ALL患者时,临床医生会明确三个问题:
①明确ALL的诊断 ; ②寻找有无合适的治疗靶点 ; ③明确有无能够作为微小残留(MRD)监测的标记。
ALL的检查诊断包含免疫学、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有机结合,从而得出精确且完善的ALL诊断,这些方法的结合,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进展,为临床确定预后相关因素,MRD检测标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。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,在ALL中一些重要的基因:
1前体B-ALL患者常见基因变异
2T-ALL常见基因变异
近年来通过二代测序技术,在T-ALL陆续发现了一些具有较高重现性的基因异常,包括PHF6突变,NOCH1突变和CDKN2A/B缺失。58%的早期前体T细胞ALL患者,存在较多的RUNX1、IKZF1、ETV6、GATA3基因的突变,这些基因突变会造成信号通路激活蛋白的失活;另外,67%的T-ALL患者还存在NRAS、KRAS、JAK1、NF1、PTPN11、JAK3、SH2B3和IL7R的激活突变,这些突变大部分对T-ALL的预后有负向影响。
3Ph+ ALL基因变异
Ph(+)/BCR-ABL(+)(以下均称为Ph+ ALL)是ALL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之一,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,儿童<5%,成人15~30%,老年患者高达50%以上。Ph(+)/BCR-ABL(+)是儿童和成人ALL最不良的预后因素之一,也是治疗的难题,Ph+ ALL较Ph- ALL的CR率至少低10%,平均中位生存期8个月。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的研究进展表明,通过基因变异的分析,可对Ph+ALL做进一步细化的预后分层:Roberts et al.在《新英格兰》杂志(doi:10.1056/NEJMoa1403088)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指出,Ph+ALL患者中出现较多的基因变异包括ABL1, ABL2, CRLF2, CSF1R, EPOR, JAK2, NTRK3, PDGFRB, PTK2B, TSLP, TYK2基因重排;FLT3, IL7R, SH2B3基因突变;ABL1, ABL2, CSF1R, JAK2, PDGFRB基因融合。这些基因变异的发现,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治疗有关。TKI的出现大大提高了Ph+ ALL患者的早期疗效,且近期临床研究证实TKI也可达到更好的远期疗效。基因的变异会改变TKI信号通路,导致酪氨酸激活信号通路的抑止,进而造成TKI疗效降低。通过对基因变异的评估,有助于临床对Ph+ ALL的整体预后和治疗情况做更精准的决策。
|